欢迎各位读者来到《寻根》栏目,本期我们主要介绍的是南京市栖霞区官窑村明代窑址阶段性考古工作与初步认识。
2016年6月至今,南京市考古研究院在官窑村及其附近开展了考古调查、勘探与试掘工作,基本确认官窑村一带为烧造明代南京城墙砖的一处大型官营窑场窑址。
地理位置
图一:遗址位置示意图
考古工作
1.考古调查
该区域因地处南京城郊、开发建设较少,故原生地形地貌保持完好,以低矮丘陵与低洼地形为主,有峨眉山、官窑山、老坟山等山体;周边水网密布纵横,有水系连往长江;附近有“官窑村”“官窑山”“官窑山路”等地名、山名和路名,还在官窑山山脚发现1座裸露的窑体,及散落的铭文砖、筒瓦、瓦当等遗物。此外,考古人员未拘泥地块范围,对周边12平方公里的范围开展了一次全覆盖式考古调查。
图二:中部发掘区
2.考古勘探
自2016年7月至今,考古人员对官窑山周边100多万平方米的范围开展了考古勘探工作,发现地下古代文化遗迹219处,有窑114座、墓葬92座、烧坑10处、碎石面3处,时代从六朝延续至明清。其中明代遗存占主体,基本集中分布在官窑山及其附近地区。
2017年,随着考古工作认识的深入,南京市考古研究院对官窑山周边的低洼地开展主动性考古勘探工作,发现3处疑似码头或护坡的石头面遗存,具体面貌和性质有待下一步考古发掘来揭示。
图三:Y15全景遗迹
3.考古试掘
为便于各遗迹单位的层位把控,试掘以探方法为主,辅以探沟法,探方规格为10米×10米,位置分别为官窑山北侧、中部和南侧的缓坡地带。本阶段试掘了12座窑,面积3000平方米。按空间分布,将三处发掘称为北部、中部(图二)、南部发掘区,以便描述。
本阶段试掘的12座窑(编号Y15-26)(图一)皆位于山体近山脚的缓坡处,开口于耕土层下,打破生土,窑体沿山势下挖筑成。馒头窑,顶部不存,顶部下的窑体结构保存完好,由窑门、火膛、窑室、烟道等结构构成,窑室平面呈圆形,窑壁为青色或红色烧结面,有些部位可见清晰的工具加工痕迹。窑内废弃堆积基本相同,下部为红烧土,包含大量的碎砖瓦和草木灰等,上部为黄色土,质地松软,包含少量碎砖瓦和红烧土颗粒。窑门外均发现操作间,基本与原地表平齐。因12座窑形制结构基本一致,且受文章篇幅限制,现仅选择具有典型性的Y15、Y21进行介绍。
图四:Y15平、剖面图
15号窑(编号Y15)位于官窑山北侧北坡,方向342°。窑门砖筑券顶结构,券门采用规格不一的青砖自底向上垒砌,高1.1米、宽1.1米。火膛的平面呈喇叭形,底部烧结面不甚平整,可见灰黑色草木灰,中部有一口径0.4米、深0.15米的小圆坑。窑室平面呈椭圆形,现存口大底小,斜壁内收,口部径长3.66—4.16米、残深2.1—2.8米,窑壁可见厚0.15米左右的青灰色烧结面。窑床位于窑室南部,高于火膛,平面呈半月形,径长1.84—2.9米,东西两边外围与窑壁相接处有低于窑床0.04米的平底沟槽作为排水之用。烟道位于窑室后部,向外凸出,上口平面呈长方形,长0.8米、宽0.4米,内壁规整,自上而下呈喇叭形外扩,至底部与窑床外围排水沟相接,下口宽1.5米。烟道靠窑室一侧残存凹槽清晰可见,建造方法应是先于窑室后壁开缺口,后于缺口前端砌砖与窑室相隔,底部还可见砖砌吸烟孔的痕迹。窑门外两侧均有用砖石垒砌的护墙,高于窑门,窑门前有操作间。操作间平面呈圆角长方形,南北长5.4米,东西宽4.4米,底部有含灰黑色草木灰及适量烧土的踩踏面。操作间外围土面亦有渐趋少量的草木灰,应为当时地表出口(图三、图四)。
图五:Y21平、剖面图
21号窑(编号Y21)位于官窑山中部北坡,方向355°。窑门呈拱形,高0.9米、宽0.7米,未见砌砖。火膛的平面呈喇叭形,底部呈南高北低,可见灰黑色草木灰,近窑门口处微凹,估计在多次清灰时形成。窑室平面呈圆形,现存口大底小,斜壁内收,口部径长约3.3米、残深3.04米,窑壁青色烧结面厚约0.15米。窑口上部现残留1—2层砌砖,均为半砖,靠近窑室内部一侧为青色成品,外部为红色半成品,推测为砖坯砌筑。窑床平面呈近梯形,径长1.8—2.08米,窑床东西两边各设一宽0.2米、深0.02米的沟槽作排水之用。烟道位于窑室后部,向外凸出,上口平面呈长方形,长0.4米、宽0.3米。烟道内壁为斜壁,由上往下内收至底,砌筑方法为:在窑室后壁开缺口,然后于缺口前端砌砖与窑室相隔,先于窑床上立砖形成吸烟孔,后于上平铺砖,再于上侧立砖,整个呈塔形往上。窑门外有窑前操作间,保存较好,平面略呈梯形,长约4米、宽1—4米,靠近窑门处有一长3米、宽1米左右的长方形贮灰坑,较低,通过两级台阶至上层平台。上层平台西面与北面都有砖砌护墙,基本由残砖砌筑,北面墙中部留有一宽0.76米的出口,通往地表,外地表较平整,也夹杂着大量草木灰。另外,在操作间上层平台上和外围地表上还整齐堆放着几块已烧成且尚未取走的砖(图五)。
出土的遗物以砖瓦占大宗,偶见少量瓷器碎片等。
砖,数量较多,绝大多数为残损件,完整器较少,出土于Y15、Y16、Y20、Y21、Y22、Y23、Y24、Y25、Y26的废弃堆积中。砖质细密坚实,青灰色为主,少量红色,长42—44厘米、宽20—21厘米、厚11.5—13厘米,分为铭文砖和素面砖两类,素面砖占多数,少数为铭文砖。铭文砖两长端面均模印有阳文,根据多块砖相对比,一侧应为“应天府提调官府丞王恪令史吴子名? 上元县提调官县丞李健司吏方原吉”,另一侧为“总甲……甲首……小甲……造砖人夫……窑匠……”,“总甲”“甲首”“小甲”“造砖人夫”“窑匠”人名有所区别(图六)
图六:砖铭文拓片(左Y23:5;右Y21:2)
瓦,主要出土于Y17、Y18、Y19废弃堆积和周边,有板瓦、筒瓦和瓦当。板瓦均残损,青灰色素面,横剖面为四分之一圆形。筒瓦青灰色素面,分瓦身和瓦唇两部分,横剖面呈半圆形,长35.5厘米、径长18厘米,在Y18北边离窑体约3米处还有一处比较规整的成品筒瓦堆积,可能是废弃时尚未取走。瓦当较少,当面圆形,边轮较宽厚,内区模印有兽面图案等。
瓷片,大多出土于窑室及操作间的底部,青瓷为主,少量青花瓷,以碗底居多,具有典型元末明初的时代特征。?
此外,在Y15操作间底部堆积中出土一枚元顺帝至正十年始铸的“至正通宝”。值得注意的是,在官窑山山脚及Y19操作间内还发现几件花卉纹的建筑构件。
结? 语??
2017年,官窑村明代窑址考古研究取得了十分重要的成果:考古试掘的12座窑址,全面展现了明初单体窑的规模和形制;考古勘探发现的3处疑似码头或护坡遗迹,大大丰富了窑场面貌,对整个窑场系统原貌的恢复和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总之,本阶段的考古工作,为研究明代砖瓦窑的形制,以及整个窑址的功能分布和水系交通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文章素材来自南京市考古研究院、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南京市栖霞区官窑村明代窑址阶段性考古工作与初步认识》,该文发表于《南京城墙砖官窑遗址研究》一书。